首先,社會名人是最容易被大眾關注,所以很多大師都會以名人來展示其「術數實力」,每逢看完新聞,就按名人所發生的近況,在沒有完整出生資料(或替名人作個時辰),不管是所謂「身旺、身弱 …… 」, 其實最重要是有"互聯網神器",便可以「算出」名人近況,對於那些已故名人,更加能「死無對證地」暢所欲言,達到「零柱論命」的高峰境界。此外,已成為「零冠」的非聲紙皮豆素也不遑多讓,自吹自擂什麼都可以「睇到」,但是,在多番觀察三成冠軍突破提升至「零冠論命」時,每次回答問題都絕大部分是答錯,最終要依賴對方提供答案後,才成功在盤中將「睇到」砌出來;事實上,零冠一早已誠實地向大家說明(只是你沒注意到其「真心真意」),非聲紙皮豆素不是算命,是個「拼圖遊戲」,所謂「睇到」的意思就是,「睇住」結果砌出「睇到」來給你看,無論結果如何極端都可組合得到,是拼圖遊戲的好玩之處,並非你所誤會的那種在不知情況下可以「睇到」。
說回「零柱論命」教主,最喜愛扮慈悲,口中不停拋金剛經為自己「增值」,叫大家「應無所住」( 於PS中詳細解說 ),教主目的是想「汲水目標人物」不要鎖住錢包,任其如取如攜,令信徒奉獻所有金錢,才能養起一班影子團友、網上打手,繼續施展網上騙人伎倆,可惜,打手們不學無術,內容空洞。教主行事簡直令人「貽笑大方」,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才能平天下,試問連自己手下都管不來(同時亦證明連自己都管理不妥),那麼,誰夠膽將自己的人生給牠「算」(衰過唔算),由一隻神棍指導你行一條正路?這簡直是笑話吧!神棍只會窄化你的智慧,令你「莫思量」之後任由擺佈,奉上金錢,做其下的特聘打手。
神棍為求演技逼真,會假造「新理論」出來(例如會將假造的紙皮豆素弄得更複雜),目的要吸引大眾注意,令你花錢去算,甚至花錢去學,不自覺地墮進深淵,隨長期「投資」之後,人們會以非理性方式將所信東西合理化,不肯接受自己過往的投資錯誤;若然你堅持相信自己這種「幻覺」是真的,代表你得了精神病,又如果你仍然相信神棍是真的神,你所相信的實在是個「黐線神」,而且,黐線神更會將黐線病毒傳染給別人。在現今世代,出版書籍是十分容易,神棍會藉此方便為優勢,讓自己造假的知識向大眾發放,待其著作達到100年、300年、500年、甚至1000年之後,未來人看回1000年前的「記戴」,會誤以為這些「典籍」是秘笈;就好像現今,坊間有不少術數書,尤其經常聲稱是古代名人著作的古本書籍,例如邵康節、劉伯溫、陳希夷等多不勝數,到底大家知不知道,當中有不少「古籍」好可能是近期「作品」而已!亦反映出,現今神棍編寫的作品,頂多只能視為一種娛樂罷了!
( 不折不扣的傻瓜機拍攝 )
PS:
"情緒"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它能夠產生動機,例如驚慌協助我們逃避危險,保存生命。個人情緒是主觀的,有時會妨礙我們獲得普遍性的道理(道理是包含客觀和理性的,而且在群體中達到普遍性)。因此,我們可以理解,情緒對於人們本身是個非常重要的生存工具,但是,它亦對我們有效地吸取正確且有用的知識和經驗造成影響,所以,我們是要好好控制情緒、運用情緒;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放棄感知覺和認知所產生的"情緒",並不是如神棍所教的「莫思量、不籌謀」和斷除「六根六塵」天賦條件等偽道理。因此可理解到,真正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絕非如神棍大師那樣,一味窄化大眾思考能力,最後玩弄到大眾愈來愈蠢,對比神棍顯得更聰明,有神力「呃哂大家啲錢」。坊間不難找到神棍大師的「作品」證據,證明牠一直發揚假佛道欺騙大眾。
古時,沒有"情緒"這個詞彙,「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一般會被聯想到"執著",然而句中到底指"執著"什麼東西呢?其實,執著某種(或多種)行為都是由情緒引起,而且不論好與壞的情緒,都會干擾我們判斷事物時的邏輯性;因為,情緒主要是由"感知覺"和"認知"(及生理反應的回饋)所產生的,若只將"住"解釋做"執著",未免太過狹義了。在此先表明,以下我不從佛教範疇解釋,而是從現代生活角度去說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想告訴大眾: "感知覺"是我們接收外在事物的訊息渠道,我們是不能改變它也不能斷除它(正如我曾經說過,人類有預防病毒的意識,才能夠提防疾病),至於,"認知"是可以透過學習而改變的,因此,「應無所住」是指可透過學習正確的知識去改變那種錯誤所執,懂得如何做情緒的主人,學會「不受情緒影響行為的心」,絕對不是神棍這種無知的曲解;所以,若是有「老師」教你,放棄人類獨特天賦(我相信佛祖不會這樣做),這件「老師」必定是邪教。
當人處於焦慮的時候,以前經歷過難忘的體驗,會使人產生有如強迫症般的"強迫行為"出現;例如迷信的人,不算過運程會繼續焦慮,不跟從教主指示的方式來解釋自己命運會繼續不安,最終令自己更加「執著」,"強迫行為"會驅使「想做些事」來破除厄運,繼而再相信神棍(實質上神棍自己都不理解)的風水理論。這種人生,是賴以神棍教主所賜,令你的人生不再是由自己作主;更不幸是,神棍教主同時會不斷強化大眾的"認知偏誤",所作所為是絕對違反其所拋佛經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事實上,目的就是想窄化大眾的智慧,其惡毒的心性並非如大眾認知中的良善。
"認知偏誤"會使信徒自己對於正確事物選擇「視而不見」,還根據自己所認定的理論來歸類事物,再透過"經驗強化",將「證據」拿來支持自己的理論。這全靠神棍的教化,不斷重複某種「模式」(引起驚嚇情緒),除創造零柱論命之外,還會製造故弄玄虛的道理,來刺激大眾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一方面盜用佛經名句,另一方面又拉扯到一些無實質證據的所謂命運和因果關係;「模式」的作用就是為求窄化大眾對事物的看法,形成錯誤的關係聯想,令大眾的迷信程度好比歸依了邪教,而且更可以「傳染」給其他人。
人類對於事件經歷的記憶(也是生存本能之一)之內,有一種時常讓自己產生恐懼的特性,記憶會很容易喚起帶有激動性的情緒,於是,當我們在注意事物時便會容易出現偏好,又再對於能夠造成恐懼的事物表現關注,最終形成惡性的"循環迴路",因此,信徒對於神棍帶有驚嚇及神秘化的言論會格外留意,而且十分「上心」。信徒還會啟動"損失規避機制",逼使問題合理化和相信自己的行為,極不接受在過往事實中的錯誤付出,反而更高估自己的判斷與能力,及認定自己所悟到的是真理,這種"損失規避機制"更被養成一種生活上的「習慣」。總結,若果我們將個人的所謂「術數經驗」看成生活上的真理,其實,反而是脫離了正確知識,對生活絕對沒有益處。
( 本文純屬個人經歷 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
(神棍擅長裝扮成很有智慧和滿口道德,但其實內裏不是。我會繼續揭示神棍的所作所為,令大家明白,不應該再跟隨神棍學習那些假東西,避免使自己遠離了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