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小社區不敵大勢力

先看看 蘋果日報新聞


10日3度掃檔拉人 撐雞蛋仔伯伯 70街坊圍食環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11&sec_id=4104&art_id=15155814&av_id=15156140


atv「我要做特首」節目曾經說過, 而且說得好到題, 政府每年花幾億元, 養住一班負責拉小販的「士兵」, 為什麼港府不善用這筆納稅人的錢, 去正視一下這類的小社區既發展呢? 他們一樣可以帶動經濟, 而且, 政府不是經常將保育文化遺產掛在口唇邊嗎? 這些小社區所賣的小吃(或其他特色產品), 根本上就是香港特色, 現今的香港已經買少見少了, 不妨可以參考台灣或者其他東南亞地區比較, 仍然保留了這類小社區特色, 亦可以帶動旅遊發展, 而不是香港那種, 只集中大財團經濟發展, 將人民不和諧地階層分化, 細心思考, 香港其實是進步, 還是倒退呢?


我經常與朋友討論, 記得2010年11月間,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 在香港國際機場的亞洲國際博覽館展出, 短短一個月間, 港人頓變得十分「有文化」, 平日懂得約腳打牌、去街市買菜格價的私奶、喜歡到茶樓嘆茶的阿叔阿伯、及喜歡玩變型金剛的幾歲大小童, 在很短時間之間成為很有文化修養的藝術家, 參觀完後, 還要買本《清明上河圖》的刊物書籍回家「壓場」, 如果問問他們到展覽館看到什麼? 大都不約而同說:「看到那隻豬!」, 對, 就是看到那隻「豬」。十分好, 不少港人突如其來地有文化, 而且還出現早前的「盲搶鹽」文化呢。 現時港府是發展推動文化藝術, 還是發展大財團項目呢? 港府發展西九龍文化區, 真的希望能要兌現, 確實是發展文化藝術、保育香港文化及特色為主, 而不會再成為翻版數碼港吧!


(附圖)


雞蛋仔伯伯今再開檔 數千人網上聲援 學者:或觸發另一場抗爭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12&sec_id=4104&art_id=15159423&av_id=15159742


全城續撐雞蛋仔老伯 團購網發起一人一底聲援行動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13&sec_id=4104&art_id=15162859&av_id=15163031


講大話稱自力更生 雞蛋仔阿伯被踢爆攞綜援 <= 要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16&sec_id=4104&art_id=15172694&av_id=15172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