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又稱《太公六韜》,相傳是西周開國功臣姜太公所作。從宋朝開始,許多學者便對此說法產生質疑,後經多番考證判定此書成書於戰國時期,可能是戰國末期某位頗有軍事造詣的隱士假託姜太公之名所撰。
《六韜》包括《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等六卷,共六十篇。前兩卷重點論述戰略問題,後四卷重在闡述指導戰爭的一些重要原則,以及戰術、技術等問題。《六韜》的問世標誌著先秦軍事思想,特別是軍事謀略思想的成熟。
在軍隊建設上,《六韜》對指揮機構的組織、軍隊訓練、選材等方面提出了獨到的見解。《龍韜‧王翼》中列舉指揮機構的詳細組織,並提出了有效的編組和訓練方法。它還主張嚴格選將,重視通過實踐來考驗和考核將領,嚴格賞罰。
在戰略戰術上,《六韜》強調正確估量戰略形勢的重要性,要求全面準確地了解敵情。它還強調要巧妙地捕捉戰機。除此之外,《六韜》還討論了一些具體的戰術問題,比如強調靈活用兵和速戰速決等等。
在國防建設和動員方面,《六韜》重視綜合國力的發展,將富國強兵作為首要的任務。它提倡對內要動員人民,對外要爭取盟國。此外,《六韜》還論述了武裝力量的配備、選拔、編組和訓練等問題。
第一篇 文韜
文師第一
盈虛第二
國務第三
大禮第四
明傳第五
六守第六
守土第七
守國第八
上賢第九
舉賢第十
賞罰第十一
第二篇 武韜
發啟第十二
文啟第十三
文伐第十四
順啟第十五
兵道第十六
三疑第十七
第三篇 龍韜
王翼第十八
論將第十九
選將第二十
立將第二十一
將威第二十二
勵軍第二十三
陰符第二十四
陰書第二十五
軍勢第二十六
奇兵第二十七
五音第二十八
兵徵第二十九
農器第三十
第四篇 虎韜
軍用第三十一
三陣第三十二
疾戰第三十三
必出第三十四
軍略第三十五
臨境第三十六
動靜第三十七
金鼓第三十八
絕道第三十九
略地第四十
火戰第四十一
壘虛第四十二
第五篇 豹韜
林戰第四十三
突戰第四十四
敵強第四十五
敵武第四十六
烏雲山兵第四十七
烏雲澤兵第四十八
少眾第四十九
分險第五十
第六篇 犬韜
分合第五十一
武鋒第五十二
練士第五十三
教戰第五十四
均兵第五十五
武車士第五十六
武騎士第五十七
戰車第五十八
戰騎第五十九
戰步第六十
取來 第三篇 龍韜 《奇門遁甲》有趣研究
陰符 第二十四 :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三軍猝有緩急,或利或害。吾將以近通遠,從中應外,以給三軍之用。為之奈何?
太公曰:主與將,有陰符,凡八等。有大勝克敵之符,長一尺。破軍殺將之符,長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長八寸。卻敵報遠之符,長七寸。誓眾堅守之符,長六寸。請糧益兵之符,長五寸。敗軍亡將之符,長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長三寸。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泄,聞者告者,皆誅之。八符者,主將秘聞,所以陰通言語,不泄中外相知之術。敵雖聖智,莫之通識。武王曰:善哉。
五音 第二十八 :
武王問太公曰:律音之聲,可以知三軍之消息,勝負之決乎?
太公曰:深哉!王之問也。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宮、商、角、徵、羽,此真正聲也,萬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金、木、水、火、土,各以其勝攻也。古者三皇之世,虛無之情,以制剛強。無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
其法以天清淨,無陰雲風雨,夜半遣輕騎,往至敵人之壘,去九百步外,遍持律管當耳,大呼驚之。有聲應管,其來甚微。角聲應管,當以白虎。徵聲應管,當以玄武。商聲應管,當以朱雀,羽聲應管,當以勾陳。五管聲盡不應者,宮也,當以青龍。此五行之符,佐勝之徵,成敗之機也。武王曰:善哉!
太公曰:微妙之音,皆有外候。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敵人驚動則聽之。聞枹鼓之音者,角也。見火光者,徵也。聞金鐵矛戟之音者,商也。聞人嘯呼之音者,羽也。寂寞無聞者,宮也。此五者,聲色之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