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玄學術數是迷信的真相

 近日閱讀一本非常好的書時,閱到以下一段文字,能夠說明迷信的玄學術數根本是自我對號入座的把戲以下內容不可不讀,正是揭露出人性對於迷信的真相。你可以將「瓊恩」,代表你所相信的術數你所相信的理論你所祟拜的偶像大師、及你所篤信的神級大師之教

月暈效應

 假如你在宴會上碰到一個名叫瓊恩的女人,發現她的個性很容易親近,下次有人在問誰可以做些慈善公益時,她的名字就會從你的心中浮起,你怎樣知道瓊恩是慷慨的呢?正確的答案是,你什麼都不知道!因為你實在沒有證據能說,人緣好、隨和的人就一定會從事慈善公益;但是因為你對她產生良好的感覺,你想到她時,就會提取出喜歡的感覺,你也喜歡慷慨的人,透過這種聯結,現在你相信瓊恩是慷慨的了;你可能比以前更喜歡瓊恩,因為你把慷慨這個好品德加到她令人愉悅的屬性上。慷慨的真正證據,在瓊恩的故事中是找不到的,但是你用了你對她的感情(猜測的)來填補這中間的差距。

這種效應是有以三大特質

太過自信就如 WYSIATI (What You See Is All There Is) (你所看到的就是全貌) 原則所示,無論是證據的數量還是質量,都與主觀自信關係不大。每個人對他信念所持的信心,大部份是來自他們對親眼所見所編故事的品質,即使他們見到的非常少也沒有關係,我們通常不會考慮到決定這件事的關鍵證據還沒有出現,卻以為我們所看見的就是全貌(最近的實驗顯示,大腦是會自動替記憶填補空白的),而這是不足以判斷的。此外,我們的聯結系統傾向於選擇一個已被活化的連貫模式,壓抑了懷疑與不確定性的思考。

框架效應用不同方式呈現相同訊息常會引發不同情緒。例如,「在手術後一個月內的存活率是90%」就比「手術後一個月內的死亡率是10%」更有說服力;同樣的,夾三文治的肉,如果寫成「90%不含脂肪」就比「含10%脂肪」更具吸引力。這兩種呈現方式顯然不同,而訊息內容卻是一模一樣的,但是人們通常只看一種形式,而且覺得他所看到的就是全貌,不管完整性。

  忽略基率有人提及溫文又整潔的史提夫時,他會常被誤認為圖書館員。由於在人格方面的描述非常鮮明而且生動,以致人們忘記了男性農夫比男性圖書館員多了20倍。這個統計事實,在你第一次考慮到這個問題時,幾乎一定不會出現在你心中,你覺得你看到的就是全部了,便忽略了基準線的不平等。

           (網上資料圖片)

港病婦飲符水中鉛毒 ← 點擊閱覽新聞(有病不正確地去看醫生,為什麼這樣的事,還會有人相信?)